买房签“阴阳合同”避税有何风险

        鞠某通过房屋中介机构看上一套价格86万元的二手房,但嫌价款太高、税费太高,请求房主张某降点价。中介的工作人员给他们支了一招,建议签两份价格不同的合同,用低于实际成交价格的合同来备案和报税,这样彼此都可以少缴一些税款。于是双方签订了两份A、B房屋买卖合同,A合同中房屋成交价格为86万元,B合同中房屋的成交价格为46万元,同时将该房屋内家具、家电、装修装饰等作价40万元,总计仍为86万元,并用B合同到房产管理部门进行了备案。

   

        这种合同被人们称为“阴阳合同”或“黑白合同”。其中,做低房价、交房产部门查验和备案的那份叫“阳合同”;由当事人内部掌握、反映实际成交价、供双方履行的那份叫“阴合同”。那么,这样做是否合法,存在哪些风险?

 

        签订“阴阳合同”确实可以给当事人带来非正当利益,但暗藏着很大的法律风险。主要风险包括:

       

       一是涉嫌逃税要承担法律责任,税务机关一旦查实的话要追缴税款,而且要处以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数额到了一定程度要受刑事处罚。

 

       二是当买房人再次转让房产时,将面临卖出和买入价之间差额较大,相应税费被拉高的问题,将要承担更多的税赋。

 

       三是如果买者用该房屋抵押,银行只会按你在房产局备案的那个合同来确定。

 

       四是当买卖双方因交易发生争讼时,一旦进入法律程序,“阳合同”肯定会被宣布无效,因而基于这份合同所进行的过户行为也会被撤销。这样,买方就面临着支付了房款而无法取得房产的风险。

 

       五是双方因支付价款发生纠纷时,即便法院最终确认按照实际的成交价格来交易,由于双方在交易环节中涉嫌避税,也会被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签订“阴阳合同”的双方还都可能被相关部门将其逃税行为记入个人征信体系,留下信用污点。 菁参

联系人

我们的团队

查看团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