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欧洽会配对洽谈千余场 达意向协议33亿元

第八届欧洽会期间,中欧双方友好握手。(成都高新区供图)
第八届欧洽会期间,中欧双方友好握手。(成都高新区供图)

        昨(23)晚,随着“中欧企业对接洽谈会”和法国蒙彼利埃大区葡萄酒品鉴会的圆满结束,第八届中国 ——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欧洽会”)胜利闭幕。据了解,本届欧洽会期间700余家中欧企业举办一对一配对洽谈1100余场次,签订合同 12亿元,达成意向合作协议金额达33亿元,配对成功率达30%。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共筑中欧创新合作平台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共同打造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希望和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和同行深入交流,寻找合作机会”……在第八届欧洽会期间,上述观点在会场中此起彼伏。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修小平在欧洽会期间,向参会的欧方代表介绍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情况时表示,“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 新,推进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成为引领科技发展、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先导。”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 营业总收入、上缴税收、出口创汇等各项经济指标均有大幅增长,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

         在欧洽会期间,成都市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超向欧方嘉宾介绍了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的发展思路,“在实现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这一总体 目标的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将继续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实施四大科技创新工程。同时,大力推进中欧科技创新和贸易投资的合 作。”

        英国皇家学会创业基金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麦金托什表示,对成都拥有60家世界级研发机构非常感兴趣,通过欧洽会期间和成都的企业和同行的深入交流,收获颇丰。

        西班牙工业中心驻亚洲首席代表约尔迪·莱斯普卢加·巴赫认为,此次参加欧洽会,是西班牙工业中心和中国西部合作的“破冰之旅”,未来该中心将促成更多高科技项目在成都落地、实现产业化合作。

        瑞典地理信息系统产业集群则是带着“成果”前来参加本届欧洽会。该集群首席执行官约翰·邦介绍,在本届欧洽会上,瑞典地理信息产业集群、瑞典中美桥 新基金将与成都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签约成立“中瑞投资基金”,总资金达2亿元,首期资金达5000万元,重点关注IT、环境和智能城市等领域的项目。

  从腹地到门户 欧洲重新认识成都新机遇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兴起,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蓉欧快铁)的开通,成都和四川之于欧洲,其地位正悄然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我有一个梦想,不久的将来,坐着从布拉格直飞的航班来成都,坐着中国和捷克合作制造的飞机穿梭于各个城市,这样,我将能把节约下来的时间好好领略 中国西部的美景、美食。”捷克贸工部副部长米兰·霍沃尔卡在结束他的此次欧洽会之行时,畅想着中捷在通用航空领域开展合作的美好未来。

        与他不谋而合的是,波兰罗兹省省长维托德·斯特皮恩认为,蓉欧快铁的开通,使成都和罗兹通过现代化的产品紧密相联,也为罗兹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希望罗兹成为欧洲进入中国的门户,而成都成为欧洲进入中国的门户。”

        据了解,参加欧洽会的嘉宾们的观点和体会,还折射出成都、四川和中国西部对于欧洲市场的地位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内陆腹地,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在欧洽会现场洽谈环节,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制药、通用航空、高端装备制造与ICT等战略性新兴产业,700余家中欧企业举办一对一配对洽谈1100余场次,签订合同12亿元,达成意向合作协议金额33亿元,配对成功率达30%。

        在投资贸易合作方面,本届欧洽会期间,共有6各项目签署合作协议,金额共计2.7亿美元;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共签订了13个科技项目,合作项目的领域覆盖生物医药、先进环保、物联网、高端装备和现代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八届欧洽会期间,中欧双方友好握手。(成都高新区供图)

第八届欧洽会期间,中欧双方友好握手。(成都高新区供图)

        (信息来源:人民网

 

联系人

我们的团队

查看团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