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 市劳动保障局 关于印发《杭州
 
null: 
各区(不包括萧山、余杭区)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市财政局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拟订了《杭州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反映。
附:杭州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杭州市财政局
                                                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00三年四月八日
           《杭州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我市就业和再就业的工作,进一步规范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意见》(市委〔2002〕28号)和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按国家规定通过预算内外各种资金渠道筹集的,用于支持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开展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和程序管理使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改变资金的性质和用途,严禁用于与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无关的其他方面支出。
    第四条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按规定筹集的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必须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章  资金的来源
    第五条  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来源包括:
   (一)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社会筹集的再就业资金;
   (三)失业保险基金中按规定用于失业人员的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助资金;
   (四)社会捐赠资金;
   (五)上级财政补助的资金;
   (六)利息收入;
   (七)其他资金。
    第六条  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将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每年增长比例不低于当地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
各级财政原来安排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规模不减,主要用于促进再就业。
               第三章  资金的使用
    第七条  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扶持的对象:
   (一)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事业单位的下岗失业人员(包括改制前为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下岗失业人员);
   (二)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
   (三)建设用地、撤村建居由农村人口转为城市居民并失业登记的人员;
   (四)持有《就业援助证》的其他城镇失业人员。
    第八条 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和标准
   (一)社会保险补贴
    1、各类服务型企业新增岗位新招用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已享受用工补助人员除外),其标准按企业为下岗失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之和。
    2、机关事业单位勤杂岗位劳务派遣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其标准按单位为下岗失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之和。
    3、社区公益性岗位安排的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其标准同第2点。
社会保险补贴中的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按照对新参保企业的规定执行。
    (二)非正规组织就业各项经费(社区公益性岗位)补贴
    非正规组织就业各项经费(社区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仍按杭州市劳动局、杭州市财政局《关于非正规组织就业经费使用管理的通知》(杭劳计〔2000〕190号、杭财社〔2000〕700号)的规定执行。
    (三)用工补助
    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用工补助,其标准为招用“协缴人员”的,一次性补助2000元;招用其他就业困难人员的,一次性补助4000元,具体按杭政办〔2002〕12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四)就业援助补助
    就业困难人员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享受自谋职业就业援助补助,补助标准为一次性每人补助3000元。
    (五)创业扶持补助
    1、4050创业项目评估监理费,每个项目按2万元的标准列支,列支内容包括项目征集、评估、推荐费,项目培训费,项目开标、招标费和项目监理费。
    2、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其额度按照小额担保贷款额的20%安排。
    3、对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实行贴息补助,贷款贴息按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确定,但不包括展期利息,逾期利息和罚息。
    4、小额贷款担保费,标准按贷款本金的1%支付。
   (六)再就业培训补助
    1、失业人员适应性培训,按人均50元的标准列支。
    2、职业技能培训
    ①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参加社会有关职业技能培训,可一次性报销培训费用,其标准为培训费总额的50%~70%,最高为200元;
    ②持有《就业援助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参加社会有关培训,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浙江省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的,可一次性申领200元~300元的培训补助费。
    3、创业培训按人均300元?800元的标准列支。
    4、免费再就业培训的具体支出标准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核定。
    (七)职业介绍补助
    1、有偿职业信息费,根据就业信息员提供的信息,经采用后,每条信息费按10元的标准支付。
    2、具备资质条件的各类职业介绍机构,每成功推荐一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劳动保障部门按每人30元的标准支付介绍费。
    (八)《就业援助证》的工本费,按实支出。
    (九)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前的适应性见习训练补贴(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十)经省、市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批准的其他支出。
            第四章  资金的申请和拨付程序
    第九条  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的申请拨付,采取“当月申请,次月拨付”的办法。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各企业(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第十条  各企业(单位)、个人和各街道(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按规定向所在区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时,需填写“杭州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审批表”(附表一),并附有关资料。各区劳动保障部门应在次月5日前将本月申报材料审核后报市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汇总后转市财政局,经市财政局核定后,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到单位。
    第十一条  申请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所需材料
    (一)社会保险补贴
    1、企业(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2、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名单及《就业援助证》复印件;
    3、经劳动保障部门鉴证的劳动合同副本;
    4、下岗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凭证;
    5、机关事业单位勤杂岗位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发放表和非正规组织就业协议书;
    6、非正规组织就业各项经费所需材料,仍按杭劳计〔2000〕190号和杭财社〔2000〕700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二)用工补贴
    1、符合享受用工补贴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名单及《就业援助证》复印件;
    2、经劳动保障部门鉴证的劳动合同副本;
    3、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工资发放表。
    (三)自谋职业就业援助补助
    1、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
    2、《就业援助证》复印件。
    (四)创业扶持
    1、4050创业项目开发计划书和合同协议书;
    2、有关咨询公司开具的收费发票。
    (五)小额担保贷款贴息
    1、《就业援助证》复印件;
    2、小额担保贷款合同书;
    3、经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工商行政机关所规定的贷款人经营范围进行认定的从事微利项目的证明;
    4、贷款人按贷款合同规定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凭证。
   (六)再就业培训补助
    1、有培训记录的《失业证》或《就业援助证》复印件;
    2、参加各类培训的培训费发票;
    3、部门组织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名单,并注明《失业证》或《就业援助证》编号;
    4、部门组织培训的经费预算表;
    5、经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核的经费审批表。
    6、培训结业证书。
   (七)职业介绍补助
    1、经劳动保障部门鉴证的劳动合同或其他有效凭证;
    2、提供的信息发布一周后,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确认材料
    3、劳动保障部门录用备案证明书。
         第五章  资金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第十二条  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的预、决算管理。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财政部门规定的预算编制要求,及时编制年度预算,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十三条 各级促进就业专项资金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年度批准的预算,及时编制年度分项用款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对用款申请审核无误后应及时拨付资金。
   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年度终了如有结余,需详细说明原因,并经批准后,按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第十四条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做好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的核算工作,应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帐户,对促进就业专项资金进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项管理。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规定建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制度,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会计、出纳必须分设,各项支付、汇拨和报销业务的凭证必须齐全,对不符合规定的支出,财会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支付和报销手续。要及时编报财务报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财务检查,自觉按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支出标准。对违反本办法,有截留、挪用、贪污,虚报冒领补贴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视情节轻重,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萧山、余杭区、各县(市)可根据当地实际参照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杭州市财政局、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原市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