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6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有关工作

                                宁劳社薪〔2006〕10号

各区县劳动保障局,市各有关部门(公司、集团),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建立和完善企业工资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的机制,改进我市工效挂钩办法,使职工工资水平与企业效益保持同步增长,现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就2006年工效挂钩等工资总额增长工作通知如下:
    一、2006年工效挂钩等工资总额增长工作原则上按市劳动保障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关于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宁劳社薪[2005]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规定执行。
    二、凡我市生产经营正常、内部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各类企业,应结合本单位实际状况,合理确定工资总额增长办法,建立并完善工资总额正常增长和决定机制,逐步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三、原事业单位改制企业,改制前实行工效挂钩的,可以延续实行,企业应提供上年度经人事部门批准的工效挂钩方案及效益工资提取资料作为本年度工效挂钩方案参考依据。改制前未实行的,可根据《实施意见》规定办理。
    四、认真做好工效挂钩年终清算工作,严格实行先审计、后清算的原则。各企业应在年终清算时,通过社会中介机构对工效挂钩及其他工资增长情况进行审计。社会中介机构应根据工效挂钩有关政策对企业工资总额基数、新增效益工资的提取、列支及工资结余(工资备查余额)等工资性费用情况开展审计工作,并出具专项审计报告。企业应于次年5月底前将该审计报告抄送市劳动保障部门。
    五、加强对企业工资总量的宏观管理。企业工资总额的提取和列支要严格按照工效挂钩等工资增长方案执行。对超过应提工资提取的工资总额,其超提部分应相应冲减累计工资支付结余,工资储备金不足的应做调帐处理,不得挤占企业当年成本费用。企业所支付的工资性费用均应列入“应付工资”科目。
    六、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应于11月15日前将企业2006年度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方案申报表》(附表一)报主管部门(集团公司)审核后,报市劳动保障部门核准。
    实行工资总额定额使用办法或工资集体协商自主确定工资总额方法的企业,应于11月30日前将相应申报表(附表二、附表三)报主管部门(集团公司)审核后,报市劳动保障部门核准。
    七、区县属企业2006年工效挂钩等工资增长工作安排,由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参照本通知确定。

附表一: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方案申报表
附表二:工资总额定额使用办法申报表
附表三:工资集体协商自主确定工资办法申报表



                                                                        二ОО六年十月十八日

 
0